上海建工https://mp.weixin.qq.com/s/XpcXf_1qpLjsfYRH3wrdQw
導讀:5月26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在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召開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會上宣讀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表彰2022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員(項目)的決定》,上海建工集團共獲得12項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其中,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項。
技術發明獎
一等獎1個
市政總院參與完成的《建設工程復雜巖溶精準探測與基礎施工質量檢測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項目,針對深部巖溶“探不到”、地質界面“測不準”、施工質量“控不住”的技術瓶頸,在探測裝備、解譯算法、智能成像、檢測平臺四個方面開展創新,形成巖溶探測新裝備、反演成像新方法、質量管控新平臺等成果,有效解決上述三大難題。
研究成果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實現6套巖溶探測和施工質量檢測裝備的產品化和標準化,主編國際標準、地方標準各1部、參編行業標準2部。該技術服務了京滬高鐵等400多個工程項目,得到廣西和貴州兩個巖溶強發育省份的規范在巖溶定量和定向探測等關鍵指標上的唯一推薦。成果評價專家組一致認為,研究成果對保障工程安全、降低建設能耗、提升行業服務能級具有重大科研價值,填補了技術空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建設工程復雜巖溶精準探測
與基礎施工質量檢測關鍵技術及成套裝備
二等獎1個
二建集團參與完成的《裝配式建筑套筒灌漿連接質量提升關鍵技術與智能裝備》項目,項目組以套筒灌漿連接質量提升為目標,發明了具有國際先進產品性能的鋼筋連接用灌漿套筒、灌漿料和封堵料系列產品,發明了國內首臺智能灌漿機裝備;發明的套筒灌漿質量檢測方法實現了灌漿缺陷可感知、可識別、可量化、可透視的全面突破;揭示了各類灌漿缺陷對受力性能的影響規律,發明了鉆孔注射補灌成套技術和國內外首臺灌漿缺陷智能整治裝備。項目授權專利56項,編制標準13部,發表論文53篇、出版著作2部;相關成果已在近千項實際工程中進行了應用,為上海和全國裝配式建筑質量提升提供了堅實的技術發明支撐。
該研究成果案例包括張江國際社區人才公寓(三期13-06)項目、上海融匯康養中心項目、上海海事大學航運科技創新大樓項目、臨港新城主城區馨尚錦苑商品房項目等。
相關裝備
科技進步獎
一等獎4個
一建集團參與完成的《超高層建筑結構設計關鍵技術與創新實踐》項目,科研團隊研發出系列超高層施工裝備,解決了超高層結構施工安全防護難題,實現了復雜異形結構的高效施工。在東方之門、寧波環球航運廣場研發出復雜連體超高層結構合龍成形施工控制技術,形成超高巨型拱門式結構合龍控制技術,確保了高空大跨懸臂合龍的施工精度,形成區間承力巨型桁架連體結構施工控制技術,保障了多道連體桁架的安全高效高質量建造。
團隊還研發出超高層建筑基于鋼板約束條件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施工技術,形成高強低收縮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制備技術,為強約束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奠定基礎,形成強約束結構施工控制技術,降低了鋼板混凝土結構在差異約束下的裂縫損傷;研發出超高層結構混凝土高效施工裝備,形成超高結構泵送系統,實現了混凝土超高泵送、智能布料。
在東方之門項目形成超高巨型連體雙塔結構協同變形控制技術
一建集團、機施集團參與完成的《敏感環境地下空間開發微變形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科研團隊研發出軟土深大基坑分區實施成套技術,將液壓伺服變形控制系統與混凝土支撐體系有機結合,將被動受壓限制變形轉化為主動加壓調控變形,在前灘21號地塊首次實現了混凝土支撐單向、雙向加載伺服控制,突破了伺服系統在超大、異形基坑中的使用限制。
團隊在夢中心、華潤中心研發出超長雙向伺服鋼支撐體系,突破鋼支撐在大型基坑中長度限制,解決了敏感環境深大基坑的變形控制難題,為后續緊鄰保護對象的大坑化小坑、取消小坑奠定了基礎。此外,還研發出特大型基坑緊鄰地鐵的特大型基坑的共建改造施工技術,在徐家匯中心實現了30萬平方米地下室與地鐵無縫銜接。
徐家匯中心超大型基坑分區施工
四建集團參與完成的《城市停車全域數字化與管理智能化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四建集團在同濟大學牽頭下,針對城市停車信息覆蓋不全、資源利用不優、尋位體驗不佳三大難題,創建了以全域數字化為基礎的城市停車精細化管理與智能型誘導全鏈條技術體系,形成了城市停車數字化、智能化成套技術、系統和裝備。在本項目中,四建集團主要參與全域停車數字化感知設備,道路運行狀態識別算法和智慧管養系統等方面的研發和應用示范工作。
四建集團市政公共設施智慧管養平臺
市政總院、基礎集團參與完成的《鋼橋面結構抗疲勞性能保障與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圍繞鋼橋面結構抗疲勞性能保障與提升關鍵技術開展系統性研究,在疲勞評估新方法、裂紋監測新技術、橋面結構新形式、焊接制造新工藝等方面取得突破。研究提出了開裂前疲勞壽命快速預測方法和疲勞開裂后剩余使用壽命計算方法;在國內首次開發形成鋼橋面疲勞裂紋智能監測系統平臺;建立鋼-超高性能混凝土疲勞計算理論與設計方法,通過新材料應用實現鋼橋面結構形式的革新;開發大型鋼橋面焊接高效計算軟件并形成焊接優化工藝。
項目獲國家專利授權23項、軟件著作權4項,出版專著4部,編制標準3部,發表論文96篇,其中SCI論文32篇。項目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理論方法-核心技術-系統集成-工程應用”的全過程創新,已在上海長江大橋、松浦大橋等國內外30余座大型橋梁上得到應用,產生顯著社會經濟效益。
鋼橋面結構抗疲勞性能保障與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
二等獎5個
研究總院牽頭,機施集團、二建集團、五建集團、四建集團、一建集團參與完成的《高大建筑數字化施工及控制關鍵技術》項目。以高大建筑為研究對象,探索通過采用數字化技術來表達、分析、計算、模擬、監測、控制工程建造實施過程的新方式。主要內容包括:形成了集施工場布、腳手架搭設、核心筒施工時變、鋼結構安裝提升等于一體的數字化虛擬仿真建造技術;形成了集樁柱調垂、基坑變形控制、核心筒施工變形控制、巨型桁架轉換層變形控制、巨型鋼結構提升控制等于一體的數字化施工控制技術;形成了集綠色施工、安全風險控制、項目協調管理等于一體的數字化施工協同管理平臺技術;探索構建了以數字化施工、數字化控制、數字化多維協同平臺為核心的高大建筑施工過程數字化技術體系。相關研究成果對于提升高大建筑施工質量和工效具有重要意義,社會經濟效益顯著。
基坑變形成套控制設備與3D預控平臺
研究總院牽頭,建材科技、一建集團參與完成的《超大型結構混凝土高性能設計及其精益施工關鍵技術》項目,針對超大型結構混凝土高品質建造技術難題,率先提出混凝土可泵性流變學計算方法并創新研發聚羧酸外加劑復配等核心技術,形成超大型結構混凝土高性能設計技術;建設上海及周邊地區首個智能化環保攪拌站,形成超大型結構混凝土智能制備技術;創新研發混凝土工作性能智能調控和混凝土輸送離散元模擬等核心技術,形成超大型結構混凝土高效精益施工技術。
項目獲授權發明專利20項、實用新型10項,登記軟著2項,發表論文20篇,編寫標準2部、工法2項,獲上海市高轉項目4項。項目成果成功應用于全國多地近百項超大型混凝土結構工程建造,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經權威機構查新檢索和專家鑒定,項目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推動了超大型混凝土結構由粗放式施工向綠色化精益建造發展。
超大型結構混凝土輸送性能評估
市政總院牽頭完成的《基于數字技術的城市快速路系統構建創新技術平臺研究及應用》項目,圍繞12項關鍵技術開展研究,歷經8年“產-學-研”聯合攻關,在快速路網規劃、BIM正向設計、智慧建造、智慧運營、車路協同等方面實現創新突破,研發適用于城市快速路全壽命周期各階段的數字化平臺,形成基于新一代數字技術的城市快速路建設及運營管理成套技術。
項目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0項(其中授權21項)、軟件著作權28項;發表論文30篇,出版專著10部,編制標準規范10部,項目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快速路規劃及動態評價技術、城市快速路BIM正向設計技術和智慧交通運行管理技術等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成果已在嘉興環線快速路、寧波春曉大橋、浦東機場T3航站樓快速集散系統、寧波機場快速路南延工程、嘉善世紀大道數字交通建設項目等工程得到全面應用,并推廣至上海、浙江、江蘇等國內上百項工程,近三年直接經濟效益6.18億,軟件銷售及相關技術服務收入1.13億。
SMEDI-CBIM智慧建造管理平臺
基礎集團參與完成的《復雜敏感環境條件下隧道穿越砂層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圍繞復雜敏感環境條件下隧道穿越砂層安全保障開展近十年的產學研協同攻關,研究成果為盾構隧道施工安全精細防控提供了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形成了復雜地層及環境條件下隧道開挖面穩定性評估技術。開發了復雜地層隧道開挖面穩定性精細物理模型試驗技術,揭示了盾構隧道開挖面漸進失穩細宏觀演化機理,提出了復雜地層及環境下隧道開挖面穩定性實用評估方法;研發了隧道穿越全過程地層擾動對臨近設施影響評估技術。開發了盾構施工過程多重擾動臨近設施離心模型試驗技術,研發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盾構隧道施工擾動地層數值仿真技術,形成了盾構施工擾動地層誘發鄰近既有設施影響的動態評估技術;研發了基于狀態感知的隧道施工擾動變形分級精細防控技術等。
宏細觀數值模型建立與分析
市政總院參與完成的《特種鋪面高性能瀝青材料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項目,完成的主要成果是建立了特殊區域高性能瀝青鋪裝結構設計方法。項目創新成果包括:針對重交通道路、鋼橋面、道路交叉口、公交車??空?、長大縱坡等特殊區域受力復雜,常規設計方案適用性不足的問題,通過路面結構三維有限元應力應變特征分析和鋪裝層材料性能研究,提出了基于剪切和疲勞破壞為設計指標的耐久型路面結構設計方法,開發了路面結構設計軟件,提出特種鋪裝典型結構組合,為高性能瀝青混合料鋪裝提供了設計依據。
特種鋪裝受力特征分析和加速加載試驗驗證
三等獎1個
基礎集團牽頭、研究總院參與完成的《復雜地質條件下大直徑旋挖灌注樁施工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針對深厚巖層、砂卵石及軟土等地層深大旋挖灌注樁施工成孔工效低、垂直度和成樁質量控制難等問題,揭示了深厚巖層旋挖鉆破巖機理及受力特性,開展了多工況多尺度深厚巖層大直徑成孔工藝試驗,提出了兩刀切和梅花形入巖成孔施工方法,形成深厚巖層大直徑旋挖成孔高效施工技術;研制了變徑筒式鉆頭裝置,形成等徑段垂直度和孔底擴孔施工控制技術;研制了適用于軟黏土層、深厚砂層及卵石層的成孔護壁泥漿,研發了泥漿懸浮法清孔工藝,形成了復雜地質條件旋挖成孔孔壁穩定和孔底沉渣控制技術。
成果成功應用于深圳金地中心、招行全球總部、中金大廈和上海蘇州河深隧、溫州七都大橋等多個項目中,經濟社會環境效益顯著。
招商銀行全球總部大廈基坑支護及樁基礎工程